编者按:2025年是石家庄市文联成立75周年,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,紧扣时代最强音,聚焦省会发展成就,积极组织“蝶变新时代 共鉴新成果”主题文艺创作采风活动。自活动开展以来,全市文艺工作者热烈响应,满怀热忱奔赴主导产业、城市更新、乡村振兴的最前沿,将对城市的热爱凝练成文字、丹青、光影,创作了一大批既扎根地域文化,又彰显时代精神的文艺佳作。现精选部分投稿作品分期展示,以飨读者。
岸下拾光
岸下村,单是名字,便如一首温婉的诗,令人心生向往。听导游讲述,清末时此地原属栈道村,因山路崎岖、耕作艰难,几户人家迁至地势低洼的河岸之下,“岸下”这个小村庄便由此而生。它静卧在石家庄市鹿泉区西北部,恰似一颗隐匿于群山间的明珠。
当采风团途经水峪村、土门村,一路前行,沿途皆是流动的风景。而四月的岸下村,宛如一幅徐徐铺展的水彩画,每一处都浸染着温柔的诗意。槐树,作为乡村最寻常的身影,此时在村头巷尾绽放出一场盛大的槐花盛宴。串串槐花如霜似雪,悄然缀满枝头,清甜的香气在空气中肆意流淌。同行的赵旗弟弟兴致勃勃地采下几串递给大家,笑着说:“放到兜里,我们就是带着香气的人。”那熟悉的味道,瞬间勾起童年的回忆,丝丝缕缕沁人心脾,仿佛将整个四月的芬芳都纳入了怀中。
岸下村民宿堪称一绝。古旧的民居、石窑小院,处处散发着古朴自然的气息。踏入岸香居,门口那块小牌上“来都来了,进来坐坐”的字迹,虽显稚嫩,却透着最淳朴的热情与诚意。拱形门上,金色的黄木香热烈盛放,在阳光下摇曳生姿,如同一幅鲜活的画卷。沿着草坪间的石板路前行,一座木质小桥映入眼帘,桥下的水池横跨小院,池中一口口水瓮半埋在淤泥里,里面种着荷花与睡莲,这般别出心裁的设计,令人眼前一亮。一扭头,又见一口大瓮半倚在小土丘旁,与土丘上挺拔的松树相互映衬,宛如一幅雅致的水墨画。四周的一切,仿佛是旧时光精心酿造的新故事,尚未品尝奶茶、咖啡,便已沉醉其中。脚下顺势铺设的石板,旁边散落的小石子,每一步都似踩在童年的记忆里,那久违的温柔与眷恋,瞬间涌上心头。无论站在小桥上,还是置身于花香萦绕的门口,亦或是任何一处角落,入目皆是绝美的风景。
在导游的带领下,我们走进名为“亲爱的院子”的民宿。不知是谁为它取了如此温馨的名字,仿佛能瞬间温暖疲惫的心灵。院子,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居住空间,它更像是一方心灵的栖息地。在这里,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浮躁,每一处细节都熨帖着身心。我特意留下名片,想着日后定要再来。清荷民宿、格格府民宿、知青驿站、窑烤面包、山野中的餐厅……每一处都宛如诗意的王国。那古朴的石窑、深邃的门洞,还有微风中送来的静谧,都让时光渐渐慢了下来。
是啊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停下匆忙的脚步,花些时间与自己的心灵对话,与这片土地对话,与这些亲爱的小院子对话。而岸下村,正静静地聆听着每一个来访者的心声。
谷雨前后,梧桐花也在肆意绽放,它们是村庄独特的装饰。淡紫色的花朵形似小喇叭,在房前屋后、空地上,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撑起一树繁华,为古朴的村庄增添了一抹浪漫与神秘的色彩。
耳畔,布谷鸟“布谷——布谷——”的啼鸣悠悠传来,裹挟着泥土的芬芳,在青瓦白墙间回荡。那声音似温柔的呢喃,将山野的静谧与希望,细细编织进每个聆听者的心底。
说来也巧,导游引领我们前往的下一站,正是“花点拾间”咖啡馆。听闻老板最初也是被岸下村的魅力吸引而来的游客,在此小住几日后,便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,认定这里是城市人休闲的绝佳去处,于是租下场地开启创业之旅。在这里,不仅能品尝到各式咖啡、简餐与甜品,还能尽情欣赏古朴自然、充满文艺气息的乡村田园风光,沉浸式体验乡村慢生活带来的宁静与惬意。
老板租赁的并非传统的山村院落,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地,其间种满了鲜花、绿草与瓜果。导游介绍说,路旁田里覆盖着塑料膜的,种着独特品种的西瓜,这些西瓜只供游客品尝,不对外售卖。这里没有院墙的束缚,中央一泓池水清澈见底,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,一对对鸳鸯悠然戏水,好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。池水旁,休闲桌椅、亭阁错落有致,沿着蜿蜒的硬化小路前行,便能走进“花点拾间”小屋。这里功能多样,既适合聚会茶饮,又可作为艺术工坊,还能开展团建活动。
能有这样一方天地,谁又能抗拒坐下来,品一杯下午茶,将身心彻底融入自然的怀抱呢?不妨花点时间,好好爱自己,治愈人生旅途中的辛苦与疲惫,在岸下村的时光里,拾得满心的欢喜与安宁。
作者简介:
曹菊芳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,石家庄市作家协会理事,元氏作家协会副主席,《蒙泉》杂志主编。
石家庄市文艺创作服务中心主题创作投稿邮箱:wyczzx2023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