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石家庄市文联“聚焦新跃升 展示新成果” 主题创作宣传展示
石家庄市文联“记录冲刺风采 展示决胜成果”主题文艺作品选登(二十二)报告文学
发布日期:2024-12-31       发布人:管理员       发布部门:石家庄文联     点击次数:146次

 

编者按:在迎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,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切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,石家庄市文联紧紧围绕决胜之年、冲刺之年的丰硕成果,举办了主题文艺创作采风系列活动。自活动开展以来,全市作家艺术家深入主导产业、城市更新、乡村振兴一线,创作出了一大批思想性、艺术性、时代性、地域性兼具的优秀主题文艺作品,生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省会建设的冲刺干劲,有力彰显了我市经济总量过万亿、实现弯道超车的决胜势能。现将投稿作品分期刊登,以飨读者。


向光而行巡线人

陈晔


工作中的郭康


玉汝于成,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获得者郭康是国网电力行业的玉成者。

在石家庄市总工会、市文联组织的电力系统劳模座谈会上,他最后一个发言,谦虚、低调。

是的,坐在这里有年龄比他大的全国劳模、省劳模,在座者中,他只能是新兵。

然而,“新”也“不新”,他已经有十几年工龄,已巡视了7000多公里电缆,这些踏踏实实的行走撑起一座城的万家灯火。

他的工作是电力运维,是电力24小时安全运行的维护者、看护人,用细心和关注让电线永远畅通,从事的是电,也是光与光明的事业。

7000公里,该是一条多么漫长的路啊!

然而,他用十年走下来了,而且走成了电力行业的“大国工匠”……

家在河边住

1987年5月,河北省新乐市木运铺村。

一个小生命诞生,一声啼哭让一户农家充满欢欣。

新乐是伏羲故里。郭康所在的木运铺村在大沙河边,距河不远,他常跑河边玩耍。家里有地,父母忙时会带他到地里劳动,干过农活儿。小时候他以为最神奇的是,与父亲浇地,一合闸,一股水就从管子喷出,像小白兔活蹦乱跳奔地里去。

惊讶中学到一个词:电。

他发现:家里的电灯用的是电,彩色电视用的是电。看《西游记》,突然停电,电视看不成,小郭康急得直哭,父亲安慰他,“电来了,就能看!”

电来了,电视机里又重新有画面、声音,“敢问路在何方,路在脚下……”

“电啊,这么神奇,长大后,我就干电的工作。”他在心底对自己说。

他在木运铺上完小学、中学,从新乐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燕山大学,再上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。学的专业是电。

2012年7月,他如愿入职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,如愿成为一名电力人!

向光而行

在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,郭康的工作是负责输电缆运维检修,先是在一线摸爬滚打,几年后从事技术和管理。但,还经常下一线。只有在一线,他才觉得踏实。因为这里离现场最近。电缆一旦安装到位正常运行,有了故障,肉眼看不清、摸不到,要靠设备来检测。大学学的是理论,真正的经验却是在实践中获得。

大学毕业到单位,他就“泡”在一线。在一线这几年,收获最大,他掌握了各种电缆专业技能;离开学校,依然抱着本书看,密切关注电缆和电缆检测的新技术、新理念。孩子经常问:“爸爸,怎么大人还学习?”

爱人借此机会引导孩子:“你爸爸从事的是光明的事业,就得不断学习。”

老师傅是他的一线老师,干活儿的时候随时请教,学到了老师傅的“真经”。

在他的工作室,我看到了不同粗细、型号的电缆,这里简直是电缆的博物馆。工作室墙上是工作室的活动计划、活动记录,他和团队在为石家庄电网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。

电缆安装在地下直径2米的通道,空间狭小,施工和运维不如地面方便,一旦出现问题,修不好修,检测不好检测。

大学里学的理论知识,加上一线的实践让他炼成了电缆巡检的“火眼金睛”,成为有实践经验的专家。

3月,楼下的迎春花了,宣布春天的到来。

春风鼓荡,荠菜等相继露出地面。这个时候,也有一个春消息送给他: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举办技能竞赛。这是培养人才的好平台,各单位都派出优秀的选手参加。

郭康所在公司的领导找到他:“小郭,公司推荐你参加省赛。”

“我行吗?”犹犹豫豫,底气“不足”。

“行!”

他想说不参加,但公司“认定”了他:小伙子能吃苦,又在一线摸爬滚打,大学学的专业对口,有经验有理论。非他莫属!

机会来了,若不努力,机会不会变成成绩。他在公司领导的信任下,开始备赛。

备战省赛的5个月,异常艰苦:虽然大学学的是电力,但是比赛有比赛的特点,考试内容全面,注重实践,理论和实际操作都优胜才能取得好成绩。

你看吧,那段时间出现的一些画面:灯下,父母妻儿睡了,他在学理论;白天,一早又去做实操训练;周末假期,别人团聚,或者出去旅游,他因为有参赛任务只身在训练场上训练。夏天,训练场上干一天,湿透几身衣服。目标高大,学习枯燥,一次次地做题,一次次地训练,操作手法、作业流程在重复练习中提高。一次比一次成绩好,走上考场后,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2018年高压电缆带电检测及附件安装技能竞赛“高压电缆高频局放检测”项目个人一等奖、国网公司电力电缆检测及附件制作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。拿回两个奖,获“国家电网公司技术能手”“石家庄市电力电缆技术标兵”两个荣誉。次年,参加第三届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,他取得电力电缆工比赛第二名。

向光而行,他成了一束光。

“领头雁”

深秋,大雁南飞。

木运铺上学的路上,他仰头看到了天上飞的雁阵。

母亲指着领头的那只说:“那是头雁。头雁领着,多大的队伍都不乱,都能安全回家。”

他若有所思。

在去电力施工或者运维的路上,也能碰到大雁南飞或者春归。刚上班,领头的是师傅,他们刚上班,跟在有经验的老师后边,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小雁;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有以全国劳模单东阳为代表的一大批各级劳模,劳模队伍若也是雁阵,单东阳是他们的“领头雁”。彼时,郭康只是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。

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为培养人才,栽下“梧桐树”,制定《雁领创新人才工程行动纲要》,每年选优秀人才担任攻关项目“领头雁”、青年骨干为“雏雁”。

企业的发展,电力事业的发展,需要更多的“领头雁”。

2022年,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成立了以郭康为带头人的劳模工匠提升站,他也是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最年轻的创新工作室带头人。他成为“领头雁”,带着一些“雏雁”飞。

在提升站,他提出“35N”管理模式:“3”为“3个课堂”,即“劳模讲堂”“实践学堂”“实习课堂”;“5”是提升职工理论、操作、分析、处置、应急5种能力。

新技术的发展,使得电缆运检技术日新月异。永不满足的他在工作室牵头开展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建设,创新性地探索出“移动巡检+集中监控”运检新模式,使得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业务实现数字化转型,让石家庄电网的电缆运检更安全、更智能、更高效。

“领头雁”的作用日益凸显。

他自豪地告诉我:他们的创新团队累计取得专利52项,国家级三等奖1项、优秀奖1项,省部级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2项,培训100余场次,21人从这里实现技能等级晋升,19人评上职称。

在工作室外的文化墙上,在他的引领下,我追寻着石家庄电力运维的发展历史,从一支小小的队伍到今天的现代化管理、现代化技术,是电的变迁,也是电力事业中的科技发展。

在一张张照片中,我看到省总工会、市总工会领导出现在他的创新工作室,档案盒里放着省市媒体报道的报纸。

在家里,爱人收藏起写有丈夫事迹的报纸,父母看了引以为荣,孩子高兴地为爸爸鼓掌,“长大了,我也要从事光明的事业!”

一名普通电缆运维工,在向光的路上成长为电缆领域专家。

那个木运铺村走出的少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!

路在脚下

像小时候在家看电视剧《西游记》,那首熟悉的歌曲《敢问路在何方》。

人生的路在脚下,电力运维的路也在脚下。

电力运维是要用脚去走的,这是电力运维工作的“脚力”,真正到了“地下”,考验的不仅仅是“脚力”,还有眼力、脑力和体力。地下巡检,通道里气味不好,散发着电缆与地下潮气的混合味。深一脚、浅一脚,工作帽压着头,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蹭了灰。

刚上班几年,工程多,在一线现场待得多。与师傅们在一起,一边干,一边跟着学。孩子小的时候,走的时候睡着,他回来晚,孩子又已经睡下。不得已,把父母接来为他们看孩子,保证工作不为家里事分心。

上班以来,他累计巡视电缆线路7000多公里,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公里数。

巡检是“走”,也是发现问题。一次到仓南,他发现110千伏仓南T接线终端漏油——漏油会影响电缆使用效果,对通电带来影响——查找原因,采取措施,圆满处理。

这样的缺陷,他处理了上百起,并且主持220kV子龙站新建电缆工程等验收工作40余项,220千伏韩民一线接地系统大修技改项目10多项。年轻的肩膀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担当。

“行走”是需要鞋的,爱人每次去超市,都要逛鞋品,因为他“费鞋”,需要给他提前“储备”几双鞋,这些年下来为他买了几十双鞋。家里鞋柜里,也数他的鞋多。想不到,普普通通的鞋,竟然是检验他工作量的一把标尺。

当然,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参照物。细微见著,也正是电力运维工作者的写照!

年纪轻轻,却拥有高级工程师、高级技师“双高”职称。“双高”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。检验他的正是运行的电缆和行走7000多公里的电缆巡检。

再见面,是八月的一个星期天,彼此都没休息。

我们驱车从他单位南二环到高新区施工工地,实际感受电力变化,感受他工作的现场和环境。我们时而“入地”,时而到地面,时而在他的创新工作室,体验电力运维工作的真实场景。

一路上,他介绍石家庄电力新貌、新技术:以前地面的电杆现在全入了地。电杆少了,城市空间大了,为“这么近,那么美”提供了空间保证和电力保障。

当你走在没有电线杆的石家庄街头,当你沉浸在石家庄的大美环境中时,郭康和他的同事们正在“地下”行走。

“以后,城市老旧小区、老街道电杆也会入地。

“让电平安运行是我们的责任。”

轻轻几个字,在郭康的身上,我看到了国网电力公司的青春力量。

(此文章发表于《河北经济日报》202412月2103版)

  

石家庄市文艺创作服务中心主题创作投稿邮箱:wyczzx2023@126.com


石家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地址:石家庄市普惠路8号
邮编:050000
邮箱:wlxcb66538603@163.com     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0 石家庄市文联 版权所有    冀ICP备20018655号-1